口含銀的典故
口含銀/玉/珍珠之典故
口含銀又俗稱嘴銀。
推究歷史上,古人死後嘴裡含東西是一種古老的喪葬習俗,根據考古研究,口含物品有含玉、含璧、含珠、含瑁、含米、含貝、含銅錢、含食物等。據說諸葛亮含的是七粒米,慈禧當年含的是夜明珠,而乾隆皇帝是口含玉。
歷史還有含蟬,以漢朝出土為最多,主要是取蟬破土重生的意義。還有些特殊的地區,比如雲南,是含一種有蓋的小翠瓶視作魂瓶,以保存死者一口陽氣的意思。
據《漢書·楊王孫傳》:“口含玉石,欲化不得,郁為枯蠟,千載之后,棺槨朽腐,乃得歸土,就其真宅。”可知,古人是想借助玉與蟬兩方面的神力,可使死者死而不朽,蛻化成仙。
為什麼要在往者嘴裡或棺木裡放銅錢、銀幣/珍珠/玉?
典故1. 讓往者口含著錢,寓來世能投胎到貴氣的人家,這是家屬們給予的一種美好祝福。
典故2. 人死後帶不走任何錢財,古人不捨往者空口而去,於是把珍愛的東西放入往者口中。
典故3. 讓往者在冥河搭乘渡船時,口含的寶物就是付給冥河舟子的船費。
→ 喪禮習俗(總覽)
Previous
點主儀式
New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