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死議題,  陪伴臨終

樂活和善終~到安樂死議題

轉載文章 by 陳稚華(信傳媒)

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,在課堂上和同學分享:樂活與善終。投入安寧緩和近30年的院長蔡兆勳說:樂活與善終並非生與死的對立,要先樂活才能善終。 蔡兆勳以「向死亡來學習生活」作為開場,和同學分享投入安寧緩和醫療20多年來的心路歷程。他笑說,這個看起來是不好兆頭的議題,其實反而是一個積極的意涵,從死亡的學習能讓人生活得更好。

「我們可以把人生~想像成是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,我們人生這一本書要開始的時候就是出生,但是避免不了要老、要病、要死,以前老師教我們寫作文的時候都有提到起承轉合,即使已經走到人生最後,但是如果在最後一刻不能圓滿、順利,那你這一生也會留下遺憾…」

醫學有極限,靈性關懷才能帶出生命的意義
蔡兆勳先請同學們思考,假如明天還會放假,可能許多同學現在還會躺在床上睡覺,覺得還有時間,「這樣我們人生的積極度就會下降很多,所以有時間的急迫性、人的生命有限,才會是更美好的,如果我們的生命是無限、每天都在睡覺,並不是什麼好事。」 他也提到,若有同學覺得過得很苦,也別擔心,因人生的本質就是如此,「跟這些病苦同在不是消極,而是更積極去思考,怎麼樣讓這個苦痛化除減少。」

蔡兆勳在台大演講現場

「如果一個人可以透過醫療處置重新站起來、走出醫院、回到家庭社會,這是醫學進步的恩賜,但這一套放在這些末期病人身上會不會適合?」蔡兆勳提到,延長這些末期病人沒有意義的生命、受無謂的痛苦,最後還是不可避免走向死亡,讓他思考如果不用這一套高級的維生醫療設備,要如何去關照關心這些病人。

他分享,過去照顧這些病人的經驗發現,他們很容易出現焦慮、恐懼、無助失落,「甚至會罵你,所以為什麼我們很強調同理心,比較容易進入良性的循環,不然醫療沒辦法進行下去,會變成醫病間的衝突,這是很不好的現象;所以醫病雙方一定要互相同理,而靈性則能給人能量、引導我們的行動跟思考,帶來生命中的意義。」

透過心靈關懷與陪伴,讓病人在最後一程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,是蔡兆勳從事安寧緩和醫療近30年最在乎的事。

蔡兆勳舉例,一位72歲多發性骨髓瘤5年的病人,有憂鬱症,從加護病房出來之後就不想講話,「他不是不能講話,是不願意講話,但是家屬非常關心病人的善終,提出3個問題要我們在適當的時機來跟父親講他的病情、討論生死議題,這個很難,但這是家屬的期待,那你怎麼去跟他溝通這件事?如何幫助父親在末期找到人生的意義價值、超越對死亡的恐懼?」

醫療團隊便和家人一起圍繞在這位病人身旁,陪他走過憂苦,「也提醒他除了最親近的人以外,還有這麼多人在關心他,告訴他過去當了50年的藥師是很有意義的事,造福的人無法計算,應該要為自己拍手,讓他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,這些都是屬於他很好的回憶和資產,只有他能擁有。」蔡兆勳分享,這是和這位病友第一次見面的談話,大概講了12分鐘,病人也在談話中慢慢開始有回應,甚至感受到情緒,家人都非常驚訝也相當感動父親的改變。「這個叫話療,講話治療,藥物沒辦法做到這些事情。」

不需要提早結束病人的生命,才能改善他們的痛苦。

講到靈性,蔡兆勳進一步分享靈性的需求,是指人都需要被信任、被支持、被愛、被寬恕,而這些靈性的需求在末期病人身上更明顯,因為他剩下的人生很短暫。

「曾經有一個大姐頭戴水桶來我的門診,她還戴帽子、戴口罩,我一一徵求她的同意才把水桶、帽子、口罩拿掉,一目了然,她沒有頭髮、一隻眼睛張不開、一隻眼睛閉不起來,然後鼻子歪一邊、嘴巴歪一邊、講話不清楚,但她希望你了解她的問題,她喪失尊嚴、好不容易跑到門診,為自己的問題希望得到一個幫忙跟協助,所以即使再聽不懂,也要讓她認為我聽得懂。」

蔡兆勳語重心長地分享,其實這位大姊怕死,但是嘴巴卻說不想活,「很明顯是她心願未了,我們以前的醫療就是有生命跡象就好,但現在很重視人的心願未了,不要讓人含怨而終。那這麼嚴重的困擾,有沒有藥可以處理?沒有,透過照顧陪伴跟關懷才能解決。」

另一位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林阿嬤曾經為疾病痛不欲生,只求能早日解脫,但在緩和醫療團隊的協助下,林阿嬤能起身下床,並在陽光下悠閒漫步,還可以回到家裡生活了3個星期才離世,也讓蔡兆勳更堅信,不應該讓安樂死成為人生的終點。「根本就不需要用到安樂死,用緩和醫療已經足以改善病人,生命跡象結束不是善終,他心平氣和才叫善終,透過照顧關心讓他們可以繼續在走完人生最後一程,我們不需要去提早結束病人的生命,才能夠改善他們的痛苦。」

蔡兆勳強調,這個照顧是「五全」的照顧,包括全人、全家、全隊、全程、全社區,所謂的〈安寧緩和〉醫療完全是站在以人為中心的思維,而非以醫療團隊為中心。「不是我們告訴病人生命有意義,是用我們的愛與關懷讓病人覺得生命有意義,要先樂活才可能善終。」

透過心靈關懷與陪伴,讓病人在最後一程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,是蔡兆勳從事安寧緩和醫療近30年最在乎的事。

回應台大生「安樂死」疑問 – 台灣要不要開放安樂死?蔡兆勳這樣回應…

講座結束後,同學也紛紛提出不同問題,一位同學提到「生死是必經之路,只是早晚的區別,若後半生只能臥床度過,人生便沒有意義,如果對死亡有所畏懼,為什麼不不可以選擇死亡,減少家人的困擾也放過自己呢?」

蔡兆勳回應表示,人都有一死,所以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免後半輩子臥床度日,盡量減少不健康的餘命、避免失能,「但臥床就一定沒有意義嗎?不見得,重要的在於這些病人有沒有得到適當的-醫療關懷跟照顧,不僅是醫療,還要家人跟團隊的協助,透過這些照顧,病人就不會想死,有太多的例子,因為人基本上對死亡還是會畏懼的,沒有一個人不畏懼,只是我們現在還沒遇到,所以這些人給他醫療關懷的照顧、家人的陪伴,可以改善這個問題,就不會痛不欲生,自然能走完人生最後的旅途。這樣對於家人、對自己就沒有所謂的困擾,也就沒有所謂放過自己的議題。」

對於台灣要不要開放安樂死,蔡兆勳也提到,近來除了安樂死,另一個熱門的倡議是「斷食善終」,雖然他能同理這些倡議,都是看到病人的苦痛需要協助,「但我們很不希望這些病人,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照顧跟關懷,就把這些跳過去了,這樣對於這個人和他的家人,我覺得都不是那麼理想,讓有需要的病人得到關懷和照顧,我相信這些痛不欲生的情景就會大大減退。」

蔡兆勳也再次和同學勉勵,在年輕時就能慢慢開始學習面對生死這門課,可以讓未來人生的路更加寬廣,「因為學會死亡,就可以學會生活,才懂得生命。」

撥打電話給錫安京典生命禮儀告別式花籃訂購生命禮儀Google五星好評